【面對挑戰 堅毅不屈 重返校園 滿滿感恩】
感謝主!您的大能眷顧梁省德莘莘學子及教職員在疫情中安然渡過。經過三年多疫情,大家終於能夠重返校園,恢復全日制面授課堂。雖然疫情有所放緩,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反覆覆,學校定必繼續密切留意疫情之最新情況,以及嚴格遵守衛生署及教育局發出之安全指引。
為配合恢復全日制面授課堂,學校活動及教會生活已全面重啟,返回正常校園生活。本校重視關愛校園氣氛,在校內透過刻意的安排,藉着政策、地方、人物、計劃和過程的運作,互相配合,提供一個富濃厚色彩的學習環境,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及成長。有關學校發展項目包括:
- 英文課程發展方面
EPIC (English Project-learning Inquiry-based Curriculum)
小四至小六EPIC校本國際英語課程強調學生能夠完成個人學習作品,安排外籍英語老師與本地老師進行協作教學,最後公開與本校師生、家長及社區分享及展示自己學習經驗和成果。外藉英語教師團隊NET Team亦為各年級是次的學習主題制作了校本網站,推動學生學會學習,建構Inquiry-based Learning。
跨課程英語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(L.A.C)
為提升學生學習英語能力及優化英語語境,七位英語外籍老師任教本校一至六年級之科學、英數及小一、小二之英語音樂劇。
LST Virtual Library
本校與香港教育大學合作發展電子圖書館,命名為LST Virtual Library。LST Virtual Library為本校英文電子圖書館,上載校本英語故事書及默書朗讀,提升學生自學能力,銜接高小 。
LST Kids TV
LST Kids TV Facebook Fan Page由本校外籍英語老師團隊NET Team建立,每逢單週星期五,一眾NET Teacher將會與家長和同學一齊分享學生的英文佳作、有趣英文卡通、趣味英語圖書、英語小比賽、英語歌曲。LST Kids TV亦會於Facebook及YouTube 各大平台播放,推廣英語學習語境。
English Writing Stars
每年,小一至小六同學會參與編寫及出版英語校刊English Writing Stars,以加強本校英語學習氣氛及英語語境。
劍橋英語考試課程 (本校學生)
英文科舉行「LST劍橋英語考試課程」,課程分三個程度, Starters -參與對象為小二學生。 Movers-參與對象為小二至小四學生。Flyer-參與對象為小四至小六學生,最後參與劍橋英語公開考試。
另外,本校七位外藉英語老師團隊(NET Team) 會安排任教校內英文課程,包括:閱讀、口語、劍橋英語課程、校本拼音課程(小一至小三)。 另外,更與本地英語老師協教兩節英語課,包括:寫作(小一至小三)、EPIC(小四至小六)。 此外,英文科除了恆常閱讀課,更會增設分層閱讀課(Leveled Reading),並由七位英語外籍老師任教。透過電子閱讀平台,為同學進行英語閱讀能力層次評估,同學並於校本英語自學冊中紀錄學習歷程。每堂分層閱讀課中,會安排兩位英語外籍老師協教初小學生,有效照顧不同閱讀能力之同學。至於高小學生,會於每堂分層閱讀課中進行英話時事閱讀,透過閱讀香港時事學習英語。
2. 資訊科技發展方面
安裝一體式納米智能黑板
為迎合資訊科技教育新趨勢,本校計劃度身打造21世紀教學空間,從一年級開始,分階段於課室安裝一體式納米智能觸控顯示屏及黑板,讓教師能夠在日常教學中配合多元智能教學活動,激發學生創造力及學習動機。
BYOD自攜電腦裝置計劃
BYOD自攜電腦裝置計劃已成功推廣至三、四、五及六年級,有效增加電子學習的機會,以及大大提升學生使用科技的能力。
學校網頁全面更新
學校網頁以獨一無二概念主題設計,塑造專業愉快的風格;網站顏色以配合新校服的顏色為主(綠、杏、黃為主色);並新增其他特別功能,例如於網站建立專屬學校的網頁遊戲、支援手機及平版電腦的視窗介面、後台操作平台等。
電子獎勵計劃系統
學校為鼓勵學生全人發展,嘉許有卓越表現的學生,特設卓越學生獎勵計劃。學生除了在校園不同角落的校本獎勵系統機以得悉所獲積點數量外;家長亦可透過卓越學生獎勵網站,隨時查閱學生的積點數量。本年度,學生已透過校本電子獎勵計劃系統換取心儀禮物。
另外,本校成功獲選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舉辦「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(CoolThink@JC)」夥伴學校之一。於本學年一至六年級將獲得不同的資源推動運算思維教育普及化,培育學生在數碼時代的解難能力與創造力,令他們均能成為科技的創造者。
3. 藝術教育方面
社區藝術價值課程計劃
藝術價值教育分為三個階段:Art Fiesta、Art Kaleidoscope及The Greatest Show,即「我是探索家」、「我是實踐家」及「我是發明家」。透過三個階段的藝術課程,培養幼兒七項價值教育,分別是感恩、關愛、禮貌、堅毅、誠信、自律及責任。
學校與藝團夥伴計劃
本校與兩間本地藝團合作,協辦藝術課程,包括「太鼓培訓班」及「歌舞劇培訓班」。透過舉辦藝術課程,提高學生對表演藝術的認識,並栽培具演藝潛質的學生。
體育科增設流動應用程式
為鼓勵學生多做運動,體育組增設以AI功能之體適能程式。希望透過AI功能辨識學生動作的準確度,避免學生因動作錯誤而引致受傷,另該程式會加入不同比賽模式,以增加學生對運動的興趣。
4. 支援學生方面
「No homework challenge」計劃
學校明白到家課對學生所造成的壓力,又明白到家課對親子關係所造成的壓力,所以無家課挑戰No homework Challenge 是一項全校齊參與的計劃,每天最後一節課為No homework Challenge課節,由全校老師於課室為學生進行功課指導。倘若學生能夠完成當日全部功課,會得到一個No homework Challenge印章,表示當日功課挑戰成功,印章會累積到全校獎勵計劃,最後換取小禮物或被安排到本校之「兒童夢幻樂園DREAM WORLD」體驗一番。
輔導組遊戲治療計劃–「兒童夢幻樂園 DREAM WORLD」
為配合「No homework challenge計劃」、「電子獎勵計劃系統」,本校興建「兒童夢幻樂園 DREAM WORLD」,鼓勵學生運用累計積分到Dream World享受不同設施及體驗。
除上述發展項目外,本校為加強關注及改善學校學習環境而繼續進行「校舍改善工程」,進一步落實「美化校園計劃」,為學生創造一個美觀、富色彩及基督教氣氛的學習環境,成效十分顯著。有關「美化校園計劃」如下:
- LST International Campus國際英語教學園地
International Campus國際英語教學園地,讓外藉英語教師團隊NET Team,共同發展EPIC校本國際英語課程。
2. 興建「兒童健康發展中心」
本校小雨天操場位置已改建為「學生健康發展中心」。
3. 興建田徑專項訓練基地
本校興建田徑專項訓練基地,主要內容有標準跑道6條(依據國際田聯所定規格)、跳遠沙池連助跑線(標準)、跳高設備連助跑區(標準)及鉛球投擲圈連抵趾板(標準)。
4. 校園壁畫
本校三樓天台及地下四幅圍牆畫上富宗教色彩壁畫,彩繪效果非常美覲。
5. 擴充教員室
學校為提供老師一個優質與舒適工作環境,已擴充共兩間教員室,並作重新裝修及粉飾。
6. 優化視藝室
學校為提供學生一個色彩繽紛的藝術空間,重新裝修及粉飾視藝室,效果非常吸引。
7. 優化電腦室
為配合STEAM課程發展,IT組將為電腦室進行優化工程,讓學生學習STEAM課程。
回望過去的日子,疫情反反覆覆,令學校、家長、老師們,甚致教會有點吃不消,但感恩有一位愛我們的主,常賜下恩典、智慧和盼望,使我們能夠在疫情中安然渡過。願榮耀歸與我們的神。此外,學校與「竹園區神召會坑口堂」委派的校牧團隊,在福音工作上的合作更為緊密。校長感恩學校老師、校牧團隊肩並肩,靠著主的覆庇,把握有限空間,以不同形式把上帝的話傳給學生,堅固他們的信心。
「為家國育良材、為基督練精兵」是本校辦學宣言;「全人教育.愛中成長」是本校發展重點。學校本著「不會退步,只要進步」精神,持續進行優化、改善。學校的進步確實感恩,要數算在當中神給予我們的恩典,絕對是數之不盡,俯拾皆是。在困難、壓力、時間緊迫、人手緊張,以及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,都顯出恩典夠用的確據,印證了天父對我們的保佑,憑藉信心,擁抱挑戰,就能擁有出人意外的力量。
我們相信以基督的愛為根基,定能培育學生成為有自信、有理想、有才能的明日領袖。最後,校長感謝辦學團體和校董會的專業領導,以及老師、職工們的努力。校長更要感謝家長們對學校的厚愛、寵愛及關愛。教育工作樹人育才,以生命影響生命。校長懷著感恩之心,期望本校學生常懷愛主愛人的心,發揚校訓「忠孝勤誠」的精神,他日學有所成,能抱持回饋社會的心。
「全人教育.愛中成長」-這是我們的學校,給予學生真正的愛,以基督「關愛」之心啟發學生學習潛能及實踐關愛教育的地方。